【第1期未完全侦探辩论大赛】《浅薄的人相信运气,而有实力的人相信因果关系》
作者:羽宮瑛介
活动简介:
未完成侦探辩论大赛是一场舌尖上的战争,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不管你是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只要你说得有理有据,你就是IC好辩手。参与活动的ICer点击正反方辩手旁边的“加入”成为正反辩手,或在回帖框上方“选择观点”并回帖,尽可能回答得具体一点,必须要有你的论点、论据、论证。大赛时间是一周,大赛截止后将选取一个最佳辩手,奖励3侦探阅历;其他有认真参与的辩手奖励2侦探阅历;作者及活动组织者奖励1威望、3侦探阅历。
辩题引出:
挺喜欢爱默生所说的那句话:浅薄的人相信运气,而有实力的人相信因果关系。凡事皆有联系,有因必有果,前面的事会影响后面的事,而后面的事又会影响再后面的事。之前看了《死亡通知单之宿命》也深有感触,我们真正该惩治的是罪恶本身还是罪恶产生的原因?
荣格曾经说过: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的人。连环杀手不会无缘无故去残杀无辜,他们会将别人曾经施加给自己的伤害,毫无保留的施加给别人。
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沉默的证人》,里面的连环杀手陈俊威,在他小时候,他的精神殿堂里发生过一场凶猛的火灾,他母亲婚外的恋情和肉体,被突然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个霹雳来得太突然,打得这个孩子目瞪口呆。正当他朦胧地理解着这残酷的现实的时候,又发生了更加灾难性的事。美丽的母亲白远,带着羞辱上吊自杀了。而且是赤裸着身体,被无数人观看。更可怕的是,他也是围观者之一,当时他只有七岁,却承受着成人都无法承受的羞辱。随着他的成长,这个罪恶之因也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杀害那些堕落的女子,制造罪恶的果,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从法律上来看,陈俊威制造了罪恶,这是罪恶的果,理应受到法律的惩戒。但是如果陈俊威没有小时候的那些经历,他也不会成为连环杀手去残害堕落的女子制造新的罪恶,这是罪恶的因,但是却无人问津。
死亡笔记的夜神月还有死亡通知单的Eumenides他们都有着共同特征,那就是惩治罪犯。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高举着审判之手裁决那些因法律的漏洞而没有得到惩治的罪犯,但是罪恶并没有因为那些罪犯的消失而消失,就如前面所说的堕落并没有因为那些堕落女子的消失而消失。这就像破窗理论所说的一样,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继而变本加厉。虽然夜神月和Eumenides清理罪犯也算是清理环境中的不良现象,但是从法律而言,他们本身也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举动,虽然消灭了罪恶,但是本身却制造了新的罪恶。他们执着于惩戒罪恶的果,却制造了更多的罪恶之果。这就如同法律对罪恶的惩戒,不断的消灭罪恶的果,但是罪恶之果依旧在不断产生着。
辩题:
各位ICer,对于犯罪,你是站在因这边,还是果这边,你是会惩治罪恶产生的原因还是会惩治罪恶本身?
总结:
正方的玲玲、推理盟、目刮以及后面的命不该绝幸存者观点都说得挺好的,玲玲的观点很精辟,总结出产生犯罪的两种类型,仇恨还有贪欲,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法。而反方更多的只是简短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除了遗忘之血和witness有对正方进行反击(在正方先对他们反击之后),但是并没有正方那几位说得精彩。而遗忘之血、服部和aiwosen的观点有个相似之处,那就是一因会生出数果,我想说的是辩题已经限定了是罪恶产生的原因,而你们想通过证明罪恶产生的原因也会因人而异就有点文不对题了。服部还有aiwosen并没有直接论证反方的观点,只是说反驳正方的观点,强调其责任都在犯罪者这边。每个人都不同,面对同样的情形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我们所有人都是自己过去的产物。而对于犯罪者也一样,环境确实会改变一个人,这点毋庸置疑,更何况还是在那么小的时候。想想看,一个成长在没有一点爱的家庭的人,他会变得怎样?他会变得没有爱而且冷漠。而同样一个成长在充满爱的家庭的人,他又会变得怎样?他同样会变得爱别人。杀人犯首先是犯罪者,他们小时候可能经历了我们正常人都不会经历到折磨,我们怎么还可以去责怪他们,说他们内心不够强大,你自己也可以去经历看看,看能不能承受得住。在我们查到犯罪者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调查他犯罪的原因?因为只有知道了他为什么犯罪,我们才算真正知道了这次事件的真相,通过了解罪犯的犯罪心理知道全世界罪犯的普遍犯罪心理,最后归纳总结就能很好地预防类似的事件发生了。目刮还有命不该绝幸存者都说得挺对的,我们讨论这个的目的就是是为了营造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美好世界。假设,有一个犯罪者犯罪了,但是没有被判死刑,只是关了几十年,这属于惩治罪恶本身,等到他出狱后,他的犯罪心理还存在着,他不是一样会去犯罪?然而我们惩治因就是必须了解他为什么会犯罪,然后去帮犯罪者消灭他的犯罪心理,这样他才算是真正心理健康了,出狱后也不会再犯罪了。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不是也有很多罪犯杀了很多人都是为了给自己喜欢的女友报仇,因为那些人害死他的女友,他才会被仇恨冲晕头脑去杀掉那些人,罪恶的因源于那些人害死凶手的女友。但是等到金田一把凶手抓进监狱不是都有跟罪犯说同样的话,说其实他女友并不想他去给她报仇,更希望他替她好好活着之类的话,这也算是终结罪恶的因吧!死亡可以是一种折磨,但它并不是一种赎罪,当社会上一个个体受到死亡攻击时,我们并不能以死亡来报复死亡,罪犯必须为他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必须去为自己的罪行赎罪,这样我们才可以去原谅他。就像金田一一所说的:“或许我会比任何人都厌恶罪恶,却又比任何人都宽容罪人。”我想我也是跟金田一一一样吧!惩治罪恶的因并非没有办法,我们可以让世界充满爱,让环境更加美好,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让罪犯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